自认“过气”好多年了,杨志刚打算换个姿势再出发|专访

2025-05-03 13:31:33
admin

星番在节目播出第四期后电话采访了杨志刚,在这不到一小时的对话里,不难察觉出杨志刚身上有他调侃自己受“恶捧”时的幽默,并不完全刻板。而那些众所周知的“老梗”,其实也隐含着些不为人知的“新意”。

01

“往下一划拉就能划到我”

导演陈凯歌是《演员请就位2》吸引住杨志刚的最大原因。他们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,陈凯歌算是他的大师哥,也是他很尊敬的导演。后来我们聊起他平常都喜欢哪些导演的风格类型,很多人最中意陈凯歌的《霸王别姬》,他反而特别喜欢《荆轲刺秦王》,觉得那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电影。

第一阶段考核的剧目相当于是演员自行完成的,第二阶段则由导演主导排练,选择了杨志刚的剧目《误杀》,恰好是陈凯歌执导的作品。杨志刚觉得他此行的目的,已经达到了。

“第一是能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我,不管你是觉得我好,还是觉得我不好。第二,我是奔着凯歌导演去的,凯歌导演给我排了两天的练,我也觉得很好。”杨志刚在节目中说了很多话,没能被全部呈现出来,其中包括他来节目抱有的心态。

“我其实有一方面是抱着见组的心态去的,你平时见组不就见一个导演吗,我这次去参加个节目,一下见四个导演,然后还有试戏的机会,不挺好的吗?我觉得我对综艺的所有期待都已经达成了。”

有关节目的争议,杨志刚在杀青微博中也有回应。所有的批评和建议,他“虚心接受,努力改变”,也向《受益人》的搭档郭晓婷道了歉。这篇微博虽然没有平息网络中的所有争论,但《演员请就位2》对他而言已经结束。

前期节目播出时,他是不得不关注这件事儿,因为躲不开。“我肯定得看腾讯新闻吧?我主要关注特朗普和拜登咋着了,往下一划拉就能划到自己。”他冷不丁地释放了一下自己的幽默感。“这是一个,没办法不关注。”

“还有一个是,这个节目播完了以后,我的亲戚、朋友、同学、老师分别问我,‘志刚,没事吧?你又上热搜了,骂你骂得可狠了’。”杨志刚自己倒没意识到。他怀着参加节目、见组的心态而来,演了两个生活中永远不会有导演来找他演的角色,也许效果不是那么合适,可他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。

到了现在这个年纪,杨志刚基本上能做到“随遇而安,随遇而乐”。他破天荒地尝试、感受了一把角色竞演类节目,和四位导演、“诚儒大哥”以及所有的演员、工作人员一起讨论表演,此行不虚。“我自己是觉得有成就感的、挺圆满的。”

02

跳出固有模式,但留在的不是舒适圈

杨志刚在节目中提到,十年了,没有人像陈凯歌导演那样跟他说过戏。《误杀》的排练时间虽然不长,但看排练内容也能看出,每位演员的表演都是被细细打磨过的。

“没有人说戏”听起来好像有些出乎意料,但在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,这不是件稀奇事。

“因为电视剧每天拍摄的量很大,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抠。而且郭靖宇给我写的角色,有很多是比较类同的,你比如说由最开始的顽劣,最后成长成英雄。特别我们大部分戏都是民国传奇或者抗日,角色相差不大,表演方法也就只能用我在那时那刻理解的、我觉得符合角色的演法。”

杨志刚知道很多网友吐槽“哥哥是导演,弟弟是演员”,他是关系户,这些事情早在他们十几年前接受采访时就已说过。“用我的话说,就是一个太老太老的梗。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郭靖宇导演这几年已经很少来现场拍戏了,他主要在做剧本和后期。

“大部分时间,我们先有一个好的选题,然后他去精磨这个剧本。我们公司有很多固定班底的导演、演员,我就带着兄弟们一起在现场把郭靖宇写的剧本呈现出来。”

《演员请就位2》给杨志刚的海报上写着“跳出固有模式,走出舒适圈”,这虽然是节目组单方面给他的标签,但他也确确实实地是在跳出固有模式当中。

“我已经在减少拍年代传奇戏的数量了,我最近拍的《最美的乡村》《最美逆行者》《大侠霍元甲》都不是原来的固有模式。”杨志刚历来没有演过大古装,现在他正在拍摄一部古装戏,角色也一改之前“傻傻的、憨憨的、没心眼儿”气质,变成了一个智者。这些转变在他看来,都是在跳出固有模式。

“他们说我说台词慢,说我老是一副腔调,现在我跟我们的导演说,但凡我说台词慢的时候,你就提醒我,让我快点说。”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,“就像你在跑步机上,你可以跑4.0的速度,说不行,你得跑6.0,你不能吗?可以的,很容易就做到了。”

包括很多网友提到他的表演变得套路化,他也有在刻意“转换赛道”,比如,他拒绝了哥哥的《娘道》。“我说哥,不能再演了。”转而去拍了很多现代戏。

很多观众对杨志刚形成了固有印象,常年把他当作“民国戏”“英雄”的代名词,虽然他现在演的跟原来完全不一样。这种固有印象的改变,需要的是更见效果的作品,也许还有时间。

杨志刚在努力跳出固有模式,但同时他也坦言,自己很难走出哥哥的圈子。并非因为他贪恋哥哥给的男主角地位,也并非因为离了哥哥,他就无戏可拍。他之所以还没有“单飞”,归根究底其实是两个字:感恩。

“你说他捧了我这么多年了,可以不用捧我了,为什么我还在呢?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可以共同创造更多的东西,是因为哥哥需要我。他捧了我这么多年,现在是他最需要我的时候。”

以《大秧歌》为例。拍《大秧歌》的时候,杨志刚的合同签了六个月,结果超期就超了五个月,换成任何一位男主演,未必愿意继续拍下去。留下的话剧组要花很多钱,难免元气大伤,戏可能就黄了。

“我如果跟哥哥说,我说哥,他们说了,我在这儿就是舒适圈,我得不跟你干,我得去别的地方干。这不对,这没有感恩,对吗?”所谓“捆绑”在兄弟关系里,大概是没有负面意义的,它意味着一种羁绊,一种需要。

03

艺术家、反派和英雄

在成为郭靖宇的御用男主角之前,杨志刚曾向往过电影。年少时,他在河北省艺校学舞蹈,一学就是六年,在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进修后,又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。电影学院的教育告诉他们,“电影是伟大的、崇高的艺术,是我们永远攀不到顶的高峰。”希望学生们去拍电影。

大学时的杨志刚,留一头披肩长发,干瘦,身段柔软,“艺术气质极浓郁”。他被导演章家瑞看中,出演电影《婼玛的十七岁》的男主角。

电影《婼玛的十七岁》

电影2003年在加拿大上映,反响特别好,杨志刚还去参加了很多电影节。但由于赶上非典,电影没能在国内公映,也因此,他鲜少能收到电影邀约。有人问他要不要演电视剧,他回,“不去,在这等电影呢。”

后来,他被哥哥“揪”到自己的剧组“解决生活温饱、提高生活品质”,强制他“不要再去演穷酸的艺术家”。

“而且我第一回到哥哥剧组,那个制片人是我的朋友,先认识的我,然后认识了郭靖宇。他不知道这俩是哥俩,还跟郭靖宇说,‘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男主演,长头发,长得还有点像你。’郭靖宇说,‘不会是杨志刚吧?’”

跳舞的杨志刚

那才是他们的首度合作,而后持续不断,“捆绑”了近二十年。

虽然现在的杨志刚以演英雄见长,但让他头回打出名堂,有机会去接受采访、参加各种活动的作品,其实是他演反派的《铁梨花》。他是演反派被观众认识的。

“那个时候小火了一把,火了以后你就可以演主演。大家都知道我哥哥是导演,但是哥哥是没有绝对的话语权的,我演了那么多年配角,也是因为哥哥一直都想让我当主演,对吧?但是,”杨志刚话锋一转,“臣妾做不到啊。”

“是因为我演了《铁梨花》,投资方和制片人说,‘这小子现在挺火的,可以演这个’,然后我又便宜,对吧?又是自己家里的人。所以我《铁梨花》之后才开始转正,一路演英雄演到现在。”

比起伟光正的好人,杨志刚自评他演坏人演得更好。但男主角不允许有反派,他也因此再没能“坏”过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勇敢的心》是杨志刚头回在哥哥的戏里担纲大男主,而在这时,他已经入行近十五年,有了一部爆款剧《火蓝刀锋》。

“那这几年,您有给自己争取过反派角色吗?”记者好奇。

“我男主演都演不过来,哪有时间去演反派啊。”杨志刚慢条斯理地答着,隐隐还有点笑意,言语间有种平铺直叙的理所应当,不带任何炫耀意味。

2015年,杨志刚拍完了历时11个月的《大秧歌》,拍的整个人都“恶心”了,心情也很不好。那个时候网上流行一句话,叫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,正中杨志刚的心路。他推掉了所有的戏约,整整玩了三年,几乎把世界上所有想去的地方都去了,最远带着儿子去了南极。他总说自己过气,原因就在于此。

“我那个时候突然的厌倦、不想干、劳累、疲惫,然后我就毅然决然地走了。那几年也正是我们这个行业特别膨胀,资本加持以后特别荒诞的几年,我都没在。资本退潮以后,这个行业一地鸡毛,再加上各方面的原因,行业很难维系。这个时候我觉得,需要有人像当年刚开始干这行的时候一样,用自己的全部热情、全部注意力和全部努力,去拍更好的东西。”

杨志刚乐于做这种肩负行业责任的演员之一,无关他人喜欢和讨厌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2015女排世界杯_法国世界杯夺冠 - pgcn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